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把自己活成个“人”的样子

aikaiwu5年前 (2020-05-11)生命之所轻1175

人们家常里短时常常会说起:“你说说这个人还能算个人吗?真不是个东西!你看看他做的这些事,难怪......这种行为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这叫什么事!是人能说这这种话吗?张家儿子不成人啊!气得他老爹直咬牙呀!......”

打从自己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知道我们是个人!我们睁开眼睛可以看到一个五彩斑瓓的世界,张开嘴巴可以品尝各种美味、饿了就哭,不舒服了就哭,开心了就笑,有妈妈的地方就是整个世界......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谁?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抠一抠,什么东西都想拍一拍,什么东西都想敲一敲,什么东西都想拿起来研究研究......一副“不知者无畏!”的架式!渐渐地我们从身边人——那个被称之为"妈妈或是爸爸或是爷爷奶奶大姨小舅......"那里知道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慢慢地我们知道了“我是谁?原来我们是“我妈妈和爸爸的孩子!我是个男孩子!我们家是个穷人!我是班长!我是语文科代表!我是老师口中的好孩子!我有音乐天赋!我的数学不好!我的写作非常棒!我的动手能力强!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我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人!......”哦!由此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思想、爱劳动、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孩子!......时光冉然,春去秋来,我们一次次地被强调被证实——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种“人”!而仔细琢磨一下才发现到头来所有的似乎都是一个“人”字前面的定语而已!仍然没有解释清楚何为“人”?

人 peeple

查阅百度百科其中对于人的解释为 “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2号染色体和猩猩丙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平衡易位)缔合模式接近度超过16N,并臂间多次倒位,其余染色体都有很强的同源性,是一种高级动物。 [1]  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坦白讲自认为此种解释相较之前的人的定义而言,这是相对合适的对于“人”的理解和定义,从抽象中提炼总结出的关于“人”的定义。如果深究还会有很多可以继续探寻下去空间。

而今天我听到了一个更有深度、更有趣的关于“人”的定义,个人也认为这是最好的关于“人是什么?的定义————“人是什么?人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的能量体,只不过暂时寄居在身体这个生物容器里,来到三维世界里进行学习和体验的一种存在。”

面对如此的定义可能会突破很多人的三观!如果是这样的话请暂且保留各种当下的评判,给心灵一些时间,毕竟世界都是我们自己的构建。关于这个定义我本人的理解:它跳出了其生物学、文化学、精神宗教层次的定义,从最核心的角度一语概括了人的本质,道出了“人性”。我喜欢这样的解释。

很多时候我们隐隐约约知道自己的心在痛!自己真的不想做某件事!无缘无故地肚子疼了腹泻,孩子无意识地抽搐......如是种种现象其中有些是我们头脑中来的,有些是来源于我们的无意识,而这个“无意识”却是我们偶尔“醒来的自己”发出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我们不熟悉的声音却是我们最真切的“内在自我”的表达。传统概念里我们谈及人性,一般会以“善恶、好坏、美丑”来判别。而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一切都是“同出一门”,道德经的开篇也讲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样的解释也与全新的“人性定义”不谋而合!所谓“美丑、上下、好坏、对错的二元对立”只不过是一种方便说而已,我们为了与黑相区别生出了白,黑白其实是一条线上的不同时空段的点而已。就象一万米的长跑一样。从起点出发绕400米的圈一周我们到达终点。此刻的终点即是先前的起点,当再进第二圈时,终点即为第二圈的起点,一个点在不同的时段即可为始亦可为终。起点与终点是一个相互包涵而又相对的概念而已。它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时空段的定义而已!

再说回来“人的定义”百科里的关于人的定义,它是从“本质人”的不同维度去探索的而得知的关于人的概念。从生物学角度、社会人类学角度,精神角度,哲学角度等众多的视角来解释何为人,而从“人性”角度对于人的解释一直没有非常确切完整的解释,今天所闻关于“人为何物的定义自认为是足够完整足够准确地道出了本性的一个定义”即人是一股能量,不生不灭,永恒存在,身体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在三维世界里经验所需的载体和工具而已。以上所有关于“人的定义”无所谓对错,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赞叹所有的尊重真理真相的智慧人士!赞叹所有为了真理真相追寻的所有的前辈和古人的努力和成果!感恩我们在觉醒的路上所捡到的只字片语对于灵魂最大的滋养与触动!每一个当下的发生都是最好的结果和安排。一切只是存在和体验!“肉体自己”、“社会自己”你的不同的面向的自己只是真实自我千分之一不到的一种表达,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真正的你!就象我们衣橱里的不同款式的衣服一样!夏天时穿夏装,冬天时穿冬装,仅此而已。

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的那瞬间起身说的一句千古名言“原来众生皆有佛性”中的‘佛性’”才是本性,才是真正的人性。而人的本性是众生皆有,无差别无二的存在。只是没有忆起而已,这股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能量存在真实不虚。突破了地域、人种、肤色、形体,美丑,贫富等现在所有能想象到的种种。 我喜欢这样定义人性,也让我很平静,有足够的自我接纳!只因它至真至纯!拿来与您分享!

站在人性的角度,我想人生的意义也就在于不断忆起自己的真实身份,回归到真实的身份里去体验心想事成的幻化,去体验作为本性的人的“无限、自由、创造、多元、无所不为亦有所不为、是即是非的合一美好,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总结一句话十个字:把自己活成个人的样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47.252.44.60/?id=55

分享给朋友:

“把自己活成个“人”的样子” 的相关文章

父母第一课 ——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再找到方法

父母第一课 ——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再找到方法

进入家庭教育领域有五个年头,进入过很多课堂,与很多专家作过交流,与很多家长作过工作,与很多的孩子作过工作;痛恨过教育,痛恨过家长......走了很多的弯路,哭过痛过而今醒来有所感悟,今天站在一个家长一个家庭教育的工作者的角度立体客观地说说心里话:亲爱的妈妈们,你唯一可行的做法是利用好你自己这个伟大的...

百年之后你能带走什么?

百年之后你能带走什么?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小学时的语文课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精彩选段,同时我也问了问自己,“当我临死的时候,我该如何对自己的...

“1 0”生命教育——怀着一颗平常平等的心去欣赏一切的发生

“1 0”生命教育——怀着一颗平常平等的心去欣赏一切的发生

作为曾经的孩子现在的母亲,个人感觉: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必须要面对的功课,在成人的眼里,那些是没有必要经历的弯路!在当事者的心里,那是一定要经历的有意义的体验,我们无法去判断这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们无权去干涉他们的人生轨迹!怀着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去面对你生命中所有关系的各种体验,...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的硬伤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的硬伤

前些天看到群里有人在讨论如何通过不断上线化解了婆媳关系;两位都是手心的家人,一位是通过不断上线觉察到了婆媳关系的僵化局面有所改善,一位是处在想处理与婆媳关系的边缘;作为一位儿媳,以及将来的婆婆;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婆媳关系的理解与认知。其实婆媳关系与其他所有关系一样是我们自己内在的外在呈现而已,夫妻...

 "我慢"之心初体验--源头的大礼包--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我慢"之心初体验--源头的大礼包--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在去云居寺之前,我自己评价体系中有一个词一直没有动摇过——那就是“谦卑”。可是云居寺这个地方给了我很多的第一次,其中也包括撼动了我对自己的很多认知。在此给云居寺鞠上一躬,以表我深深的感恩!这个地方是让我看清我自己的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自大、傲慢和卑微的自信”这让我有点招架不住...

如果你在苦中请记得找些甜的滋味

如果你在苦中请记得找些甜的滋味

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必定会带来纷争。正反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断地争论与斗争,而这永远是个无解的方程。只有当二者会理解和看到对方实际是包容在自己的生活这中方能有解。四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朋友举办一场大型的千人公益课程。目的纯正,利益大众,甚至自己还贴钱办公益。行为实是让人钦佩!而就在这样的会议酬办过程中还...